3月31日,中國氣象局全面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暴雨預警信號調整工作。遼寧、浙江、安徽、湖南、廣東、四川和陜西等7個試點省將在全省范圍內屬地化發布調整后的暴雨預警信號;非試點?。ㄗ灾螀^、直轄市)將基于新調整的暴雨預警信號標準,選取條件較為成熟的縣(市、區)開展屬地化發布。
2022年,各試點省份將1小時雨強標準納入暴雨預警信號體系,與原有3小時、6小時、12小時等預警時效銜接后,有效減少了因預警時效長造成空報或對短時強降水引發城市內澇等災害預警不足等問題,提高了預警提前量。今年,各地氣象部門將綜合考慮地理氣候特征、不同時效強降水特點,結合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科學調整預警信號等級和閾值,科學設置1小時雨強標準,并持續修訂完善不同氣候背景分區的暴雨預警信號級別、閾值、防御指南和發布用語等。
在調整過程中,各?。ㄗ灾螀^、直轄市)氣象部門將充分征求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意見,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明確預警和預警信號的區別以及制作發布職責,將暴雨預警和預警信號融入各級各部門應急聯動機制,與具體響應措施相銜接。
對標新的預警信號標準和精準預報業務要求,國家氣象中心、各?。ㄗ灾螀^、直轄市)氣象局將持續提升短臨精準預報預警能力,打造直達鄉(鎮、街道)層級的分強度分類別預警信號客觀支撐產品,升級省市縣一體化短臨業務平臺,完善精細到鄉(鎮、街道)的預警信號制作發布客觀化、智能化業務流程。
此外,中國氣象局還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暴雨、雷雨(暴)大風預警信號有效性評價。
(作者:黃彬?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