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關注天氣變化,抓住有利時機,盡快對已成熟的大蒜采收騰茬?!?月10日,在江蘇省徐州市首羨鎮王小莊村的蒜田里,徐州市氣象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徐州市農業氣象試驗站(以下簡稱“農試站”)站長張仁祖,頭頂著烈日,佝僂著腰背,蹲在田間仔細察看大蒜長勢,與蒜農們交流近期的天氣。對張仁祖來說,像這樣在田間地頭與農戶們交流的情景,是常有的事。
2013年,張仁祖正式踏上農業氣象業務崗位的“征程”。如何切實發揮氣象的作用,幫助農戶們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一直以來是縈繞在張仁祖心頭的牽掛。
圖為張仁祖(右)在進行大蒜分期播種氣象條件科研試驗。樊曉華?攝影
為促進徐州農業高效高產,張仁祖廣泛調研、鉆研技術,率先在全國地級市構建了設施農業氣象觀測、預報和服務業務體系?!坝辛松钊氲恼{研和切實的認知,才有干事的底氣?!泵康睫r事關鍵時期,張仁祖都會帶領團隊反復分析天氣,深入田間地頭,獲取作物和天氣的第一手數據。從事農業氣象工作多年的他,把徐州市農作物生長發育期需要的氣象條件都裝在了腦子里。
今年4—6月,徐州連續少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76.1%,全市土壤缺墑面積已達200多萬畝。為此,張仁祖的工作時間變成了“5+2”和“白+黑”。白天,他下田察看災情,通過土壤墑情加密觀測、衛星遙感監測等開展旱情實時監測分析,切實做好干旱監測預報預警;晚上,他伏案撰寫干旱缺水影響夏播(栽)報告,向有關方面建議做好抗旱服務。
“盡管最近連續少雨,但有了氣象部門的農事建議,我村大蒜的采收與種植依然進行得井井有條?!蓖跣∏f村村干部杜莉娟說?!按迕駛冊趯<抑笇?,抓緊時間及時儲水,有序噴水提墑,保障了大蒜的正常生長,再也不會心里沒數、對著天氣‘干瞪眼’了?!?/p>
據統計,張仁祖每年編審農業氣象周旬月報、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等各類農業氣象服務材料400余篇,為徐州糧食產量連續多年超百億斤,提供了有力的氣象保障?!稗r業氣象服務工作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要敢于做農業科技創新的先行者?!边@是他一直堅守并踐行的信念。
多年來,張仁祖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不斷拓展農業氣象服務內涵,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
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在全國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江蘇中晚熟大蒜特色產業集群被批準為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之一。為保障產業集群建設,張仁祖積極推動大蒜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并牽頭組建江蘇省大蒜農業氣象服務創新服務團隊,研究大蒜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與氣象條件的關系,構建了大蒜特色農業氣象觀測、預報和服務業務體系。近三年,張仁祖主筆編發大蒜特色服務材料近百期,并積極對接市縣政府農口部門和當地廣大蒜農等,“保姆式”“直通式”氣象服務貫穿大蒜整個生長周期。
辛勤耕耘十余年,換來了豐碩果實——徐州農試站獲農業農村部農牧漁業豐收獎、省農業技術推廣獎、江蘇省氣象局觀測網絡先進集體和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徐州市農業技術推廣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張仁祖個人也獲得“江蘇好人”、全國氣象部門2024年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作者:陳曉穎?樊曉華?責任編輯:郭曼如)